泰国公司注册
一、对泰国投资方式
设立实体
在泰国,投资设立企业的形式包括合资/合伙企业(两合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公众有限责任公司、合营/合作企业、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分公司)、外国公司代表处、跨国公司地区代表处。
- 合资/合伙企业
根据责任制的不同,泰国主要分为三种不同的合资/合伙形式:
(1)未注册的普通合资/合伙企业的所有合伙人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合资企业的偿还债务责任没有上限。此类合资/合伙企业不是一个合法的实体,并只作为私人个体来收税。
(2)已注册的普通合资/合伙企业是一个法律实体,在商业注册部门进行登记后即拥有一个单独的、清楚的、对所有合伙人相对独立的法人身份。已注册的普通合资/合伙企业作为一个公司实体进行征税。
(3)有限责任合资企业是一个或多个合伙人的个人偿还债务责任以他们各自的投入金额作为上限,以及一个或多个合伙人对所有债务共同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的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合资企业作为公司实体来征税。
-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泰国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与通常所说的公司相似。公司可能完全由外国人拥有。但在泰国国家政策规定中有所保留和保护的商业行业和领域,外资所占的比例通常不得超过49%。公司股东的债务偿还责任以其被认可的注册资本份额作为上限。但如在公司的合股备忘录或公司章程条款中有所规定,董事会成员的偿还责任也无上限。依据公司的契约宪章以及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其董事会进行管理。虽然法律对于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没有设定其最低资本,但要求其注册资本必须能满足实现公司目标。所有的公司股份都必须得到认购,并且至少25%的认购股份必须付清。可以发放普通和优先两种股份,但所有的股份都要有投票权。泰国法律禁止发放没有票面价值的股票;且规定发售股票的票面价值须在5铢或5铢以上。泰国《公司法》具有一些特殊性。如: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禁止发售库存股票(债券股票);并且要求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持有者在任何时间都不能少于3位。另外,对于无投票权的股份,无论是普通股还是优先股,都不允许发售;原始授权资本股份必须要全额认购。
- 公众有限责任公司
公众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与设立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程序很相似。1992年的《公众有限责任公司法案》中的条款规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可转化为公众有限责任公司。公众有限责任公司与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禁止向公众发售其公司股票。其他区别在下表中列出: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公众有限责任公司比较
– |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 公众有限责任公司 |
作为公司发起者的自然人最低数(人) | 3 | 15 |
最低持股人数(人) | 3 | 15 |
发行计划书的公众认购股份 | 禁止 | 允许 |
发行计划书的公众认购债券 | 禁止 | 允许 |
注册费用(泰铢) | 5500(一次性收费) | 1000(每百万泰铢) |
- 合营/合作公司
通常情况下,合营/合作公司指的是一定数量的自然人或法人签署联合备忘录/协议来共同运作一项事业。在《民法》和《商法典》中未将其认定为一个法律实体。然而,在《税收法典》中,将合营/合作公司的收入纳入公司税收之下,并将其归类为一个独立实体。
-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分公司
在外国法律下成立的公司可在泰国设立其分支机构。在泰国经营,外国分支/机构应注意其经营的产业类别,若该经营范围涉及到《外商营商法》规定的保留类别,须向商业部申请经营许可证,以及确保其符合《外商营商法》规定的其他条件。例如,作为批准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外资营业执照的条件之一,外资公司必须注入泰国的注册资本最低不能少于200万泰铢。但是,如果内阁法案有特殊规定,这个数目也可有所变化。分支机构存在期限可为无限期,直至其自行解散之日。
- 外国公司代表处
外国法人实体可在泰国设立其代表处,来运作有限度的、无利润收入的相关运营活动。这些运营活动仅限于:
(1)为公司总部开发在本地市场的产品及服务资源,对其总部生产的产品质量及数量进行监控;
(2)对其公司总部直接销售给本地分销商和消费者的产品提供相关的、全方位的建议和售后服务;
(3)提供和散发其公司总部新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资料;
(4)向公司总部汇报本地业务发展及活动情况;
(5)外国公司代表处的最低注册资本与外国公司分支机构一致。
注意:预先向泰国税务部门澄清机构的收入组成非常重要,因为泰国税务部门可能将外国总部从泰国国内市场直接赚取的利润纳入泰国税收范围之内。
二、中国对泰国投资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12.7亿美元;截至2022年末,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存量105.7亿美元。
2018-2022年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
–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年度流量 | 73,729 | 137,191 | 188,288 | 148,601 | 127,180 |
年末存量 | 594,670 | 718,585 | 882,555 | 991,721 | 1,056,778 |
截至2022年底,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经商处备案的中国对泰投资企业近700家。经营范围涉及制造、贸易、工程建设、银行、保险、运输、医药、媒体、旅游服务等领域。
三、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企业在泰国新签承包工程合同212份,新签合同额31.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6.3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78人,年末在泰国劳务人员1356人。
中国在泰国开展承包工程业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奋力开拓和努力经营,在泰成功实施了一批承包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加入泰国中国企业总商会的承包工程企业约50家,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中国企业均在泰国开展业务,主要涉及基础设施、电力工业、房屋建筑、石油化工等领域。泰国政府提出的“泰国4.0”战略和“东部经济走廊”发展规划,加强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和互联互通再升级,为中国承包工程企业在泰国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于在泰国2015年至2022年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框架下开展铁路基础设施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宣布共建中泰铁路;2015年12月19日两国在曼谷举办启动仪式,2017年12月正式破土动工。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分两期执行,一期为曼谷-呵叻段(约253公里),二期为呵叻-廊开段(约354公里)。
四、泰国劳动力工薪及供需
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各地实际平均工资水平不一,曼谷及周边地区薪资水平最高。普通工人平均工资约427-498美元/月,工资每年均有一定调整。部门经理及工厂厂长月薪约2000-3000美元,工程师约1500-2000美元,办公室职员700-1000美元,勤杂工、司机约300-500美元。其中,社保缴费比率为工资的10%,个人支付5%,企业支付5%。
泰国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最低日工资政策。按照地区不同规定了不同的最低工资水平。2022年10月1日起,泰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约5%。全国每日最低工资从以往的313泰铢(约8.9美元)-336泰铢(约9.6美元),增至328泰铢(约9.4美元)-354泰铢(10.1美元)。泰国现行最低工资标准在东盟国家中位于前列。
2022年6月,泰国政府规定6类行业16种专业技术工人的最低日薪上调方案,以提升劳工的技能、知识和专业素质水平。例如,建筑工人中的专业铺地砖和墙砖工人、珠宝首饰加工技术工人法定最低日薪为650泰铢,专业的理发师最低日薪调630-650泰铢,酒店餐馆专业服务生日薪调升至440泰铢,照料高龄人士的工作人员最低日薪为500泰铢等。
泰国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足,每年有大量劳务输出他国,但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及吸收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也出现了劳工短缺现象,现通过协议每年从老挝、柬埔寨、缅甸引入一些外籍劳工。根据《外籍人工作法》有关规定,泰国一般禁止外籍普通劳工到本国工作,但允许有条件地输入技术和管理人员。泰国要求所有在泰国工作的外国人在工作前都需取得工作许可。
五、寄语
当前,中泰经贸合作正迎来新的机遇期。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成功访泰,中泰两国领导人就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在中泰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东盟自贸区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推进的大背景下,2022年中泰贸易总额达到1350亿美元,中国连续第10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泰投资12.7亿美元,成为泰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今年以来,随着中泰两国全面走出疫情影响,双方各领域交流迅速恢复。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正加速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中泰在多边框架下的合作红利也在进一步释放。中国企业顺应泰国“工业4.0”“东部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在泰投资量、质齐升,在泰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中国大企业赴泰投资建厂,中泰经贸合作将迎来一波新的高潮。
泰国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市场。为确保在泰经营发展“行得稳”“走得远”,企业应做好市场研判,避免盲目、跟风投资,要坚持长期主义思想,加大对技术升级和人员培养投入,提升综合优势,体现中资企业整体竞争力,做好中国品牌,增强软实力;坚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有取有予的企业发展道路,注意属地关系维护、培养外籍员工对企业认同,在环境保护、促进当地就业、参与社会公益等方面积极贡献,树立中资企业良好形象;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合规经营,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坚决杜绝恶性竞争和短期逐利行为,稳扎稳打推进生产经营。
高野国际将一如既往地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保驾护航,帮助中国企业在泰拓宽投资合作领域,创新投资合作模式,推动中国对泰国投资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