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公司注册
一、对香港公司投资方式
设立实体
香港法律允许内地投资企业选择不同的商业形式在香港从事营商活动,如有限公司、分公司、代表处等。公司经营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商业运营模式。
- 有限公司
在香港成立有限公司最为常见。有限公司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担保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有限公司经营业务,经营者可享有香港与中国内地签订的 CEPA 下的优惠。
香港有限公司类别及特点
公司类别 | 特点 |
股份有限公司 | ● 香港最常见的公司类别 ● 公司成员的法律责任,根据其组织章程细则,限于各成员所分别持有的股份的未缴款额 ● 适合以赚取盈利为目标的公司 |
担保有限公司 | ● 公司没有股本 ● 公司成员的法律责任,根据其组织章程细则,限于各成员依据组织章程细则分别承诺在公司清盘时所支付作为公司资产的款额 ● 非牟利机构通常注册为担保有限公司 |
- 分公司
分公司是在外地成立,但在香港设立营业地点的公司。分公司在法律上不会被视为独立于母公司的法人机构,并且可以采用母公司的信贷评级,这与独立于母公司的子公司并不相同。有关经营者必须在设立营业地点后一个月内向公司注册处申请注册为“注册非香港公司”。
- 子公司
代表办事处相较于有限公司和分公司,功能有所限制,不可以从事营利性的商业活动。此类商业形式适合有意在香港寻找商机的公司,作为进行较大投资前的过渡性安排。当有关公司决定进行产生法律责任的商业交易,就要将代表办事处转为有限公司或海外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
二、中国对香港地区投资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975.3亿美元,占内地对外投资总额的59.8%;截至2022年末,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累计15886.7亿美元,占内地对外累计投资总额的57.7%。
2018-2022年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
(单位:万美元)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1年 | |
年度流量 | 8,686,917 | 9,055,008 | 8,914,586 | 10,119,088 | 9,753,423 |
年末存量 | 110,039,108 | 127,535,518 | 143,853,092 | 154,965,764 | 158,867,384 |
三、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企业在中国香港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96份,新签合同额98.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9.38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5179人,年末在中国香港劳务人员43829人。
四、香港地区劳动力工薪及供需
- 劳动力工薪
自2023年5月1日起,法定最低工资水平调升至每小时40港元。就雇主记录雇员的总工作时数的每月金额上限也提高至16,300港元。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2022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月薪中位数为19,100港元,时薪中位数为77.4港元。香港实行由私人管理的强制性公积金制度。除了特别豁免情况外,涵盖18岁至65岁的所有工作人口。强积金制度所涵盖的雇员、雇主及自雇人士须分别作出以雇员或自雇人士有关入息5%计算的定期强制性供款,而供款金额受法定的最低及最高有关入息水平所限制; 就月薪雇员而言,最低及最高有关入息水平分别为7,100港元及30,000港元,月薪低于7100港元的雇员不需供款。从香港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金融、保险、资讯等行业不断扩大、持续成长,导致劳动力短缺。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政府会更新清单,反映不同领域专业及技术人才最新的短缺情况,之后特区政府于2023年5月16日公布扩大“人才清单”,把涵盖的专业由原有13项增加至51项,包括商业支持;创意产业、艺术文化、表演艺术;发展及建造;环境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创新科技;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以及海事服务并实时应用于“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吸引更多高质素人才来港,满足香港的发展需要。
五、寄语
《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和香港选举制度改革完善后,香港实现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积极变化,为香港社会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亦使香港营商环境更加稳定。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为香港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机遇。目前,香港正在争取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更加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尤其进入 2023 年后,在本地需求强劲复苏、旅客恢复到访香港双双带动下,香港经济已经明显改善,随着香港回归祖国 25 周年以及新一届特区政府成立,香港发展进入新纪元,两地经贸交流也将翻开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