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公司注册
一、对新西兰投资方式
设立实体
新西兰的企业形式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也有合伙、独资等形式。有限公司较有法律保证,股东根据其出资额来分享所有权及利润,并承担有限责任;合伙公司也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但其特点在于合伙者之间平均享受公司的管理权;独资公司是以个人资产及经营信誉作抵押和担保的,其清偿责任牵涉到个人财产。但独资的优点在于成立公司手续更加简单,履行社会责任及义务较少,经营自由。为吸引和方便海外企业在新西兰投资,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设立了多种海外投资模式,主要形式为:注册分部、成立附属公司、并购新西兰公司等。
- 有限责任公司(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有限责任公司是最为普遍采用的实体形式,为独立于其股东或所有者的法人实体,股东的责任上限仅限于其在公司中所占的份额。新西兰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没有要求。
- 合伙企业(Partnership)
专业服务机构和农业企业通常采用合伙企业形式。合伙人分享合伙企业的收入,并按各自出资额缴税,合伙企业本身不需缴纳所得税。合伙企业通过正式的合伙企业协议建立,无需注册,在合伙协议中须全面考虑所有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冲突。
合伙制曾经是律师、医生、会计师等专业人员首选的经营形式,但合伙企业的每一位合伙人对其他合伙人的商业债务都承担连带责任,因此目前专业服务机构也倾向于选择公司制,以更好控制商业风险。
- 个体经营(Sole Trader)
承担所有税负和债务。通常,个体经营者无需任何书面材料即可注册个体经营。新西兰的许多企业都是从个体经营形式开始,随着业务发展扩大后转为有限责任公司。
- 海外企业分支机构
构并非独立的法人实体,但受新西兰法律保护。海外企业需要在开展业务活动的10个工作日内在新西兰海外注册处(OverseasRegister)进行注册。
新西兰各类实体优劣势对比
实体类型 | 优势 | 劣势 |
有限责任公司 | 股东责任限于出资额更具市场信誉公司业务转让程序简便更容易获得外来投资 | 较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受到更多监管需更多投资来扩大规模 |
合伙企业 | 合伙人可分担经营业务可分摊费用合伙人可以专注于其擅长领域合伙人能够带来更多的资金如发生经营亏损,可递减合伙人其他经营收入,从而减轻其税负 | 每个合伙人需要以个人资产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可能对合作伙伴商业债务承担责任 |
个体经营 | 设立容易,可快速启动运行启动成本低,不需注册费个体经营者拥有业务控制权及所有利润如发生经营亏损,可递减个体经营者其他经营收入,从而减轻其税负 | 个体经营者承担所有债务风险难以扩张业务规模难以获取贷款或投资难以转让业务 |
海外企业分支机构 | 无需投入资本设立容易,可快速启动运行注销手续简便 | 海外企业承担所有债务风险无法获取贷款或投资无法转让业务 |
二、中国对新西兰投资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新西兰直接投资流量1.17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新西兰直接投资存量26.9亿美元。
2017-2021年中国对新西兰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
年份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年度流量 | 25,746 | 1,140 | 45,292 | 22,461 | 11,654 |
年末存量 | 259,120 | 245,973 | 286,784 | 312,871 | 269,040 |
三、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4份,新签合同额1.7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82人,年末在新西兰劳务人员948人。
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包括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包奥克兰铁路电气化项目;中国建筑集团承包奥克兰北岸一号公寓项目等。
四、新西兰劳动力工薪及供需
- 劳动力供需
在新西兰许多行业中,均存在劳动力短缺的现象,特别是医护人员、技术工人以及粗工。全球著名人力资源管理集团万宝盛华集团新西兰公司(Manpower Group NZ)发布的《2021年度人才短缺报告》(2021 Talent Shortage Survey)指出:75%的企业报告存在人才短缺和招聘困难的问题,创下16年来的新高。2021年,新西兰人才短缺前五大领域为:信息技术与数据、市场营销、运营与物流、生产与制造以及前台与客服等。根据《2022年新西兰雇主调查报告》(New Kiwis Employers Survey 2022),近七成的雇主在招聘中存在困难,技能短缺最严重的领域是建筑、医疗和服务行业。
- 劳动力价格
2023年4月1日起,新西兰人最低工资从每小时21.20新元上升到22.70新元。初始工作或受训者最低工资将保持在成人最低工资的80%。雇主必须为每周超出40小时或每两周超出80小时的工作时间支付最低工资。技术工种方面南岛工资略高于北岛。
- 外籍劳务需求
劳工短缺问题引起新西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对外积极引进紧缺人才。2002年,政府开始实施《熟练工行动计划》(Skills Action Plan),主要目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有技术、有才能的人到新西兰工作。当然,政府对劳动市场的基本政策还是保护本国居民的就业,在此原则下开放本国劳务市场。其工作许可政策(Work Permit Policy)允许雇主在没有合适的新西兰居民可以雇用的情形下雇用海外人士,工作许可的时间按照雇用合同时间而定,最长不超过3年。拿到熟练工种短缺许可(Skill Shortage Work Permits)必须通过“劳动市场测试”(Labor Market Test)。
实践中,移民官执行该测试的依据是:(1)申请者接受要约的工作属于“当前紧缺工目录”(Immediate Skill Shortage List),或者(2)雇主预先向移民局申请了“原则同意”(Approval in Principle),或者(3)根据各方面了解的信息,确认没有新西兰国民或者居民满足要约工作的要求。
五、寄语
新西兰以贸易立国,支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利用外资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关键。新西兰一直积极对外商签自贸协定,2022年3月和2023年7月,新西兰分别与英国和欧盟签署双边自贸协定,进一步加强了与英、欧贸易投资关系。特别是《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中新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了5倍。2022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超过400亿新元,中国继续保持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的地位。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相继生效实施,为中新经贸合作带来了新动力、新机遇。两国企业可以更好地探索在数字贸易、绿色投资、基础设施、毛利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商机潜力。
中新关系长期“领跑”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当前双方正继续发扬争先精神,推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不断巩固和深化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经商处将继续促进双边贸易与投资,向中国企业介绍新西兰经济形势、政策法规、营商环境及市场机遇,热忱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希望中国企业在新西兰依法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安全风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更好融入当地社区和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