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公司注册
一、对俄罗斯投资方式
设立实体
外国企业在俄罗斯设立实体的主要形式有子公司、分公司或代表处,其中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封闭股份公司和开放股份公司等类型。分公司和代表处不具法人资格,在母公司授权书基础上开展活动。
-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相对普遍的法人形式,其优势是国家登记程序相对简单,对公司股东的强制性要求最少,且其参股人仅承担有限责任。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为10000卢布,约合900元人民币。在公司进行国家注册前,注册资本的出资应不少于50%,其余50%的注册资本出资应在注册后的1年内缴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若干个,但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个。如果股东人数超过50个,公司应在1年之内改组为开放式股份公司或者生产合作社。股份公司(俄语缩写AO)。股份公司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区别在于开放式股份公司股东人数不受限制,而封闭式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个,且前者最低注册资本100000卢布,后者最低注册资本为1000卢布。因俄罗斯法律对其规定较为复杂,股份公司是在俄罗斯较少被选择的法人形式。
在俄罗斯设立不同实体的优缺点
类型 | 子公司 | 代表处 | 分公司 |
优点 | 经母公司同意,子公司可在俄罗斯境内进行完全自主的财务经营活动。 | 无注册资本要求。 | 无注册资本要求。可以开展经济活动。相较代表处拥有更广泛的功能,适合展开财务经济活动。 |
缺点 | 有注册资本要求。 | 不能开展经济活动,无法产生收益。 | 与子公司相比自主经营权有限。 |
二、中国对俄罗斯投资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流量2.3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存量99亿美元。2021年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754万美元,累计直接投资10.8亿美元。
2018-2022年中俄双向投资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度 | 中国对俄罗斯 | |
年度流量 | 年末存量 | |
2018 | 7.3 | 142.1 |
2019 | -3.8 | 128.0 |
2020 | 5.7 | 120.7 |
2021 | -10.7 | 106.4 |
2022 | 2.3 | 99.0 |
三、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联邦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75份;新签合同额47.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27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23人,年末在俄罗斯联邦劳务人员5306人。
四、俄罗斯劳动力工薪及供需
- 工薪
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最新统计,2022年,俄罗斯月均名义工资收入65338卢布,其中农业46777卢布,采矿业118376卢布,制造业60439卢布,金融保险业146637卢布,政府及公共管理领域63505卢布。2023年1月1日起,俄罗斯最低工资标准从2022年6月1日起的15279卢布/月上调6.3%,至16242卢布/月。
- 社会保险
俄罗斯强制养老保险(缴费上限为156.5万卢布,上限内费率为22%;如超过上限,则费率为10%);强制医疗保险(不设缴费上限,费率为5.1%),强制社会保险(缴费上限为103.2万卢布,上限内费率为2.9%,超过部分不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外国公民或是在俄境内长时间居留但未取得俄国籍的公民有所优惠,费率为1.8%。
- 劳动力供需
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卢布汇率暴跌的背景下,俄外籍劳务一度流失严重。俄宣布部分动员后,俄各行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加剧,劳动力流失主要发生在制造业、运输业、建筑业和贸易等行业。与此同时,随着卢布汇率企稳回升,部分中亚劳动力回流至俄劳动力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外国企业撤离俄市场,释放出一定的劳动力。
- 外籍劳务规模
2022年底,俄罗斯境内劳务移民约310万人,其中98%来自独联体国家。2023年一季度,共有130万劳务移民进入俄罗斯,同比增长60%。俄莫斯科、莫斯科州、圣彼得堡和列宁格勒州对外籍劳务依赖度最高。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外籍劳务规模没有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在俄劳动力市场中的份额也有所下降。零售、运输、服务和建筑领域对外籍劳务的需求最大。
五、寄语
中俄两国投资合作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受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影响,中俄经贸投资合作面临一些困难,给中国在俄企业带来一定影响。中俄双方将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开展正常经贸合作。中俄经贸投资合作显示出强大韧性,中国企业大多立足长远,投资项目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同时危中寻机,在变局中积极寻找市场开拓空间。
目前,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开展投资合作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制裁导致物流运输不畅、成本上涨、资金结算困难、供应链产业链不尽完善、企业生产成本攀升;俄罗斯居民购买力下降;俄罗斯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自成体系,与国际标准融合度低;俄罗斯政府对引进外国劳务采取较严格的配额制度;中资企业对俄罗斯商业经营法律、劳工劳保法律和财税政策等了解不够。因此,中国投资者应更多了解俄罗斯社会经济动态、发展趋势和投资政策变化,敏锐捕捉和把握对俄投资机遇,同时做好各种风险预警和防控。
